献呈奥运慰心田
——记“鸟巢”中国印砚捐赠者赖德廉
“端方一石似磐坚,天赐良材好琢镌。日月同辉中国印,献呈奥运慰心田。”这是石城县龙砚斋主人、中国石艺美术大师赖德廉先生把自己精心研制的“中国印砚”成功捐赠给国家体育场(鸟巢)后为表达喜悦之情而作的一首诗。近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的“第二十一届全国文房四宝艺术博览会”开幕式上,赖德廉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长郭海棠正式把“中国印砚”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奥组委副主席陈至立,国家体育场(鸟巢)责任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乃勰向赖德廉下颁发了收藏证书。
谈起为什么想到捐赠砚台给北京奥运会,赖德廉与笔者打开了话匣子。
北京申奥成功后,赖德廉每时每刻都在想:“申奥成功了,我能为奥运会做点什么?”最后,他决定利用自己的特长制作一方与北京奥运会相关的大砚台。为了寻找合适的砚石,年近七旬的他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先后20余次登上石城县龙岗的黄石山,最终在深涧中发现了一块温润如玉、花纹独特、造型方正的上好砚石。
2006年3月,赖德廉开始构思和制作。他采用了中国特有的印章形式,砚台主体用传统的篆体雕刻了“中国印”三个字,同时雕有日与月的图案,寓意“2008北京奥运与日月同辉”和“中国与日月同辉”。完成后的砚长80厘米、宽61厘米、厚12厘米、重100多公斤。在石城县政府和相关新闻媒体帮助和赖德廉自己的努力下,他制作的“中国印砚”凭着精湛的工艺、独具一格的设计博得了北京奥组委的青睐。“砚台能成功捐赠,与赖德廉先生多年来在治砚艺术上下的苦功是分不开的。”赖德廉的一位好友说道。
苦苦寻觅
说起十多年来的治砚经历,赖德廉的话语中流露着很多辛酸。赖德廉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在诗歌、书法、绘画、雕刻、戏剧等方面都有所涉猎,有一定的艺术功底和知识积累。本来他想在书画创作领域下一番苦功,但自从知道了“龙砚”的故事之后,赖德廉的艺术轨迹便转了一个弯。
据说,北宋年间,一位朝中大官将石城的“龙岗砚”贡于御用,皇帝龙颜大悦,欣然御笔“龙砚”二字,此后“龙岗砚”就有了钦定的“龙砚”之称。
为了找到制作“龙砚”的砚石,赖德廉只身来到龙岗乡,一呆就是4个月。这4个月中,他几乎踏遍了龙岗乡的每一寸土地。功夫不负有心人。1991年的一个冬天,他来到了黄石山。爬上山,一条干涸的小溪闯入他的视野,他决定沿着溪岸往上走。不知走了多久,正当他身心疲惫想要放弃的时候,远远看到前面有一块石头在太阳下泛着奇特的光。他急忙赶上前去捡起那块石头,一掂量,有3公斤重,敲开一看,只见里面五彩斑斓,花纹奇特。这会不会就是自己苦苦寻觅的砚石呢?
高兴之下,赖德廉又向四处察看。在一个山沟里,他拨开茂密的茅草,一个深百米的大坑呈现在他的面前。坑里尽是一些有着天然花纹图案、坚硬细腻的彩石,从坑壁上还可以看到人工开凿的痕迹。赖德廉非常兴奋,他马上捡起一块石头回到家中,用简单的锉刀制成了一方砚台。经专家辨认后,认定赖德廉找到的正是雕刻“龙砚”所用的石头。
天人合一
砚石虽然找到了,但对于它的渊源,赖德廉却一无所知。于是,他把生意托付给了家人照看,自己则把精力放在了查阅史料、请教专家上。经过数年的奔波,在专家的指导下,赖德廉终于考证出了“龙砚”的身世,并将其正式定名为“石城砚”。由此,石城失传已久的名砚终于重见天日。
石城砚石找到了,赖德廉却为难了。如今对于传统研磨之用的砚台,需求的人已越来越少了,自己真的要放弃多年的书画创作去制砚吗?可是,当赖德廉看到石城砚石那变化万千的天然花纹图案时,他就知道,自己舍不得辜负大自然所赐予的这种神奇美。自此,赖德廉开始了对石砚的不懈追求。
买来了雕刻工具后,赖德廉开始了艰苦的创作。他沉醉在制砚里,天天躲在一间小屋里钻研。偶尔妻子去找他,看到他一身白灰、蓬头垢面的样子,很是生气:“你干脆把砚石当饭吃吧。”但是时间久了,她明白丈夫的这种痴迷不可能改变后,便不再强求,有时候还会帮忙打个下手。
既然要制砚,就要制出自己的特色。“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诠释出‘天人合一’的理念,透露出生命与自然的灵气。”赖德廉对笔者说。
石城砚石的图案十分丰富,山水人物花鸟鱼虫样样齐全,甚至有些山水图案,皴、勾、点、染……无所不具,就像一幅幅山水画。为了充分展现这种天生丽质,赖德廉大胆舍弃了传统的制砚手法,另辟蹊径,探寻出一条“依石成型、视纹设饰、天公造物、人意臻美、古拙天成”的制砚道路。黄石山上的渊涧之中,经常能看到赖德廉不知疲倦、遴选上好砚石的身影。对每一道工序,他都细细斟酌,待摸准花纹图案、心中构思成形后,方下刀精雕细琢,唯恐破坏了原石的自然美。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赖德廉制砚,没有停留在“琢”的水平上。在制砚过程中,他充分利用了石材的花纹图案,尽量保留原石的天然纹路走向,减少刻意雕琢的痕迹。同时,他还发挥自己的艺术才能,将诗书画刻融入创作中,使许多作品都达到了“砚中有画”、“砚中有诗”的境界。再配上一个耐人寻味的名字,那种无尽的意味,就油然而生了。
靠着对艺术的感悟和反复的摸索,赖德廉不仅能在石头上雕龙琢凤,更能将自己的感悟倾注到石头上,让每一块石头像有灵性一样,活灵活现、美丽晶莹。
名砚放彩
2000年,赖德廉迎来了他艺术生涯的一大转折。经过各方努力,赖德廉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办展览会,展出了约200多方“石城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亲自试砚,并给出了高度评价,“石城砚”也被专家称为“四大名砚外的第五大名砚”。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史树青观赏后,欣然为之题写了“爱书获似连城壁,藏砚多于负郭田”以示勉励。从此赖德廉更加坚定了制砚的信心。
花开花落十八年。经过18年的辛苦努力,赖德廉的技艺越发精湛。如今,赖德廉所制之砚,多次在全国及省市各类比赛中获奖,不少作品被收藏家、艺术家们收藏,有的还作为时尚礼品用来馈赠亲友。但他并不满足于眼前的荣誉和成果,为提高砚艺,他不断研究名家名作,充实自己的文化积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使自己的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