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我国没有石材工业,产品也多以石雕、石刻、石工艺品的手工制作为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石材工业才开始起步,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将一些小石材作坊、小企业合并成生产合作社或中型企业。
1957年为庆祝建国10周年,决定兴建“十大建筑群”,为此需要成立生产装饰装修用石材且有规模的石材企业。这样,由原国家建筑工程部和有关省建材部门共同投资,改、扩、新建了一批石材企业,主要有北京大理石厂、天津大理石厂、上海大理石厂、沈阳大理石厂、青岛大理石厂等。即使这样,当时全中国的大理石、花岗石装饰板材的年产量也仅有1.6万平方米,还不足现在一个企业的一条生产线一个月的产量,年出口也仅有1.5万美元。1963年我国第1颗人造金刚石诞生,为加工石材用金刚石工具大批量生产打下了基础。以后若干年我国的装饰石材产量不断提高,1970年装饰用天然石材板材的产量已经达到16万平方米,1972年石材出口首次突破100万美元。
1973年我国召开的“三石”(大理石、花岗石、水磨石)工作会议上,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明确提出“扩大石材出口创汇”的方针,明确石材出口是适合中国当时生产水平与技术水平的。从此,中国建材工业把石材出口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尤其在1977年后中国进入经济建设高潮,开始了全国使用石材装修的高潮,因市场需求,全国石材规模企业(指单一企业年产值超过500万人民币)迅速发展到50家,石材装饰板材生产量达到100万平方米。此时我国也开始了大规模引进石材发达国家的装饰石材加工生产线。几年间共引进包括意大利等国的200条生产线,用外汇1.6亿美元;金刚石工具生产设备290台(套),用汇1600万美元。装饰石材生产、工具制造、设计人员开始分批出国进修。到1988年我国石材工业已经基本形成工业化,石材产量达到1000万平方米,出口达到200万平方米。
目前我国石材产品生产的数量逐年上升,2006年我国石材的年产荒料已达到2800万吨。我国石材的生产主要分布在南部的福建省、广东省,东部的山东省三个石材生产大省,其中福建与山东为原料与加工生产大省,而广东主要从事进口石材的加工,上述三省占了我国石材生产85%的产量,主要是大理石、花岗石产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中国目前除有少量的白色大理石外,尚无批量大、便于开采的暖色调优秀品种)。此外,其他一些地方,如四川省、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云南省、广西、新疆、安徽等都有一定量的品种和生产。但中国石材的主产地主要在福建、山东两省。尤其是福建的生产占到全国的80%以上。在这两省的产地内也同时有着巨大石材专业市场,以供需求者选料。在中国的其他大城市一般也有石材专业市场,并已经形成布局。
就我国石材消费市场而言,主要分为3大部分,即建筑的内外装饰用板材,这是石材使用最大的一部分;其次是建筑用石,包栝园林、工程用石;再就是石雕刻、石艺术品等。我国目前一般家庭装修没有不用石材的,而公共建筑使用石材是相当普遍,而且开始呈现追求高档化和大批量使用的格局。
特别值得说明的是,我国正在广泛进行的“造城”运动。据建设部统计资料,1979年至今中国建造的房屋,大约是中国历史上2000多年来建造房屋的总和。仅以北京为例,现在每年开复工面积约有3.5亿平方米,这相当于整个欧洲5年的开复工面积。而我国房屋的建设可能还要持续稳定地增长15——20年,房屋的装饰装修则会持续更长一段时间。据统计,中国的装饰装修业的产值,目前占到国家全部GPT的15%左右,由此可见,石材的消费市场将在中国以惊人的数字增长。我国正日益成为装饰石材生产与消费大国,进口石材约合每年4000万平方米,出口约合每年9000万平方米,而这些石材的绝大部分被用在饰面的装饰装修上。而进口的大理石荒料、花岗石荒料、大理石板材约占到当年中国进口总量的95%。
我国石材工业的发展,无论是国内消费,还是进出口贸易,目前是每年都以两位数字增长,这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带动石材消费的增长,预计石材国内年消费今后几年还应当保持在2.5亿平米以上,进出口总值2007年达到5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到36亿美元以上,进口达到14亿美元。我国石材行业的专家们预计,在2010年后,发展速度会相对放缓,保持在10%——15%左右。
随着我国政府近年倡导的节约型生产、节约型消费、科学的发展经济及和谐社会理念的贯彻,石材的生产结构、进出口结构有了重要的变化。其走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国家对石材资源的开发加紧了管理。国务院出台针对矿山的一系列政策,石材矿山开采手续更加严格,一般开采证的年限在5年以下。新建矿山的开发速度开始放慢。
第二,国家对“高能耗、高污染、资源型”产业的产品在出口上进一步限制,表现在出口退税上的取消或降低,即不鼓励资源性的产品出口。石材作为中国一项传统的资源产品也被国家不同程度地进行了限制,现在的情况是石材的一般性贸易出口完全不退税,加工性贸易维持退税13%,但加工贸易的门槛已经提高。
第三,基于我国对石材资源的限制,近年我国降低了进口石材的关税,即大理石荒料、花岗石荒料、砂岩荒料的关税降低为0。这对中国石材业利用国际资源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从我国进口石材的结构上看,我国将长期大量进口世界各国的石料产品。进口的品种仍然是中国缺少的且喜爱的品种,如黄色大理石、红色花岗石等。
第五,国家将继续对石材业开展动态的调整与管理,会继续从税收、行政、法律等方面采取措施,加强矿产资源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