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业内普遍存在疑问:南安本市并没有工艺品制造产业的基础,如何能将全国各地的工艺品吸引聚集在此,并形成一个大规模市场,对此,南安市市长陈荣法认为,南安本身也不出产石头,但却能形成全国最大的石材加工基地和交易市场。周边县、市的工艺品产业配合加上市场运作的成熟经验,使得南安完全有能力把中国工艺品城打造成功。
国内缺乏大市场
对于在南安水头设立中国工艺园的构想,南安家博园执行总经理游婧介绍说,中国工艺美术作为华夏文明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享誉海外。但是,至今,中国工艺美术产业还没有一个集群的、多元化的交易市场,缺少全国性的交易平台,产品始终没有进入大市场。文化产业的沉淀呼唤这样的市场诞生与兴起。
据了解,福建省是工艺美术产业大省,2006年产值达到360多亿元,居全国第4位,出口额近240亿元,并连续保持了20%的增长速度。其中,泉州市工艺品产值就超过200亿元,约占全省的2/3,位居全省之冠。泉州的工艺品产业不仅规模大,而且种类多,陶瓷、藤器、铁器、石雕、木雕、影雕、油画、竹编和树脂工艺等样样俱全,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都占据了一席之地,树脂工艺品占全国的70%。仿古家私、玩具、藤木、盆景等新式工艺也正蓬勃发展,销售市场网络延伸到世界各地,产品远销东南亚、欧洲、美洲、澳洲、中东等地。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南安水头提出设立“中国工艺园”的构想,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得到了福建省经贸委,以及中国工艺美术协会等的支持。
据介绍,中国工艺园将分三期进行。一期主要是以陶瓷为主,一期设立的“中国工艺陶瓷馆”拟释放2万平方米,同时综合馆释放2万平方米;二期招商成立玉器及文房四宝馆;三期将汇集全国各地各类工艺品,如金银摆件、象牙雕、角雕、树脂、石雕、木雕、竹雕、铁艺、藤艺、各类编织等,待三期全面完成时,建成一个拥有20万平方米、规模庞大的“中国工艺品展示+技艺交流+交易”的市场。
走政企联合之路
但是,从南安市本身的产业基础来看,南安市并没有哪一项工艺品产业出类拔萃,缺乏产业基础的先天条件。南安要做中国工艺品的综合市场,将有哪些优势呢?
南安市市长陈荣法认为,首先,虽然南安没有工艺品产业,但是在南安的周边,有惠安的石雕、木雕,德化的陶瓷,丰泽的树脂,这些都是享誉全国乃至海内外的工艺品产业,从物流商贸市场和物流配送的辐射半径来看,南安水头若要设立工艺园,上述这些地方都在辐射半径之内,通过规划,完全可以作为南安“中国工艺园”的产业支撑。
“南安也不是产粮大市,但是,南安官桥同样能办成全国几大粮食城之一。在市场经营和运作方面,南安已具备了成熟的经验。”陈荣法认为,南安已有成熟的商贸市场的运作经验,就可以复制到中国工艺园。而目前福建省的工艺品产业基地分散,只要能加以统一规划,完全有可能集中在一块。据了解,南安水头“中国工艺园”将由政府规划和民营资本投资相结合,包括福建省经贸委、省工艺美术协会、南安市政府等都参与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