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舒宪
■本报记者 胡珉琦
“丝绸之路”的主角实为玉石。“玉石之路”是叶舒宪希望唤起国人文化自觉的一项复杂的工程。玉石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的提出,这个借用了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的战略构想吸引了许多学术界人士的关注。然而,有一位学者却在“反思”由德国人李希霍芬提出的这个名称。
这条连接了亚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在他的眼里,不该被称作“丝绸之路”。因为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西亚最早的跨地区贸易对象是石头(黑曜石),到公元前2000年前后,中国西部的玉石也开始加入到输送中原的贸易运动中。在中原人眼中“丝绸之路”的主角实为玉石。
他就是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叶舒宪。
从文学到田野
叶舒宪踏上“玉石之路”已有十几年。
很多人好奇,叶舒宪为什么跨界研究起了玉器,作为文学研究者,他的研究对象明明是文学作品。
在2000年前,叶舒宪研究过《诗经》、“老庄”、《山海经》等各种上古经典。有意思的是,在这些经典中,存在许多与玉相关的内容,“比如《山海经》里的西王母、瑶池,以及它提到的140座玉山。还有的神化传说中,夏的开国之君有天赐玉圭,万国执玉帛来觐见大禹,第二代夏王夏启佩玉璜升天取回了九歌、九辩,末代夏王桀铸瑶台,末代商王纣在国家灭亡之时裹玉自焚……”显然,玉文化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非常深厚。
“神话被文学家给文学化了。”叶舒宪说,神话往往被当作是给小朋友讲述的、虚构的、娱乐化的、可有可无的故事。可事实上,在今天看来,这些神话故事都是无风不起浪,肯定存在远古的渊源,神话的背后有真实。“如果我们不把神话仅仅当成欣赏的、作为修辞的对象,而是作为远古文化的记忆,就可能引出中华文化源流问题。”
因此,神话学的视角成为了叶舒宪关于上古玉文化研究的一个契机。
而当越来越多的考古学提供的物质证据出现在叶舒宪面前,他更加坚信,早在文字出现以前,我国先民就已经生活在一个玉器独尊的时代。
“最有名的当属距今5000~6000年在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上游流域活动的部落创造的红山文化。那时候的制玉工艺已经高度发达,原始部落以玉为最高的物质符号,进而成为最高的精神符号。”与红山文化分布在同地区的从8000多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4000多年前的夏家店下层文化,被统称为“泛红山系文化”,各个文化类型均有玉雕制品。不难发现,玉的历史足有8000年之久。
2012 年田家沟发现的红山文化玉蛇耳坠,将《山海经》里多达九处的珥蛇之神的神话,上推到5 000年前的史前期。西周时代的晋侯墓地出土的龙蛇耳玦以及商周流行的龙蛇纹耳玦,又将珥蛇与玉玦的关联推向了史前8000年。
“但是,专业考古者大都没有时间去通读这写上古文本,传统的文史哲学者又不屑于去看考古资料,以村落和民族志报告为业的人类学者也顾不上。”所以,叶舒宪放下原来文学研究中的分析、感悟、直觉、体验,开始走向广阔的田野,探索他所向往的大传统。
在他看来,这并不是想当然的个人兴趣般的研究,“而是作为中国人,想要知道华夏民族的根脉是怎么发芽的”。
被忽视的“玉石之路”
这个夏天,叶舒宪刚刚结束了草原玉石之路第6次考察活动。在近两年中,他和团队行程16000余公里,曾经穿越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地带,沿途考察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的多座博物馆及古文化遗址。
十几年来,叶舒宪一直追踪考古新发现,他跑遍了中国境内出土的玉文化遗址。按他的话说,“有玉的地方就是我要去的地方,管它在哪个省”。
根据叶舒宪的研究,中国的玉矿区,除了辽宁岫岩和河南南阳外,主要集中在甘、宁、青、新等西北省区,并画出了约200万平方公里的古代玉矿资源区。中国拥有的玉矿资源远远不止人们熟悉的新疆和田玉,还有青海玉、甘肃玉等。
“在这之前,没有人做过全面的玉矿资源普查,对古玉种类的辨析在学院里也几乎失传。”不过,十几年的田野调查,叶舒宪生生将自己培养成了一名古玉鉴定专家。对这个“业余”考古专家而言,有了这门“手艺”,才有可能接触到那些新发现的玉文化遗址中不对外人公开的珍贵标本。
在玉器时代,物质条件受到自然资源的限制,5000 年以前的中原玉文化很少,因为当时的中原有限的玉矿并没有被找到。因此,玉器首先是从西辽河地区南传进来的,并用四千年时间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中国。
叶舒宪认为,其大致的传播路线是,先北方,后南方,最后进入中原。第一波是“北玉南传”;第二波是“东玉西传”,在4300年前扎根中原,以山西的陶寺文化玉器和下靳墓地玉器为代表。在此之后,西北的齐家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齐家文化因占据河西走廊的特殊地理位置,开始将西部玉料输入中原地区,学界将此过程称为“西玉东输”。以后,遥远的新疆就成为了中原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供应地。
2012年,陕北发掘出了规模最大的龙山文化晚期的人类活动遗址,也是中国已发现史前时期规模最大的城址——石峁遗址,他是距今4300年的无文字文明。根据考古报告显示,在石峁城的石墙之间发现了6件玉器,包括玉铲、玉璜,这证实了石峁玉器群的存在,自然也吸引了叶舒宪的关注,用以求证西玉东输的具体路线图。为验证玉石之路黄河水道的假说,他率先调研与石峁隔河相望的山西兴县碧村小玉粱龙山文化遗址及其大批玉器,近日还探查到兴县二十里铺后山(猪山)上的大规模龙山文化祭台。
在阿拉伯人和西方人眼中,连接着欧亚大陆两端的这条东西方大通道,就是“丝绸之路”,而在中原人眼里,西去之路却被称为“昆山玉路”。根据叶舒宪的研究,距今四千多年前就有了“玉石之路”的雏形,那么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所走的“丝绸之路”不过是在古代的“玉石之路”上拓展出来的。
玉文化被费孝通称为“玉魂国魄”。华夏史前先民在不同地域不约而同地生产和使用玉礼器,这种巨大传播力的核心动力来自于共同的玉石神话信仰。他们通过精细琢磨的玉礼器来实现通神、通天的神话梦想,并构建出一套完整的玉的宗教和礼仪传统,价值远在丝绸之上。在叶舒宪看来,这才是华夏文明存在时间最长的大传统,至于此后,无论是丝绸贸易之路,还是茶马古道、香料之路等,都是在文明史“小传统”中出现的。
“这就是外来文化视角和本土文化视角的差异。”让叶舒宪深感遗憾的是,在“丝绸之路”日渐兴旺和流行的同时,“玉石之路”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
启发文化自觉
为了寻找文学背后的真相,叶舒宪也曾被有的同行嗤之以鼻。所谓“隔行如隔山”,文学研究者就该老老实实研读作品文本。
“但文学中的人物、主题、形象、语言、风格、美学研究已有了无数研究者的参与,无所谓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叶舒宪要做的,就是别人没有做过的。
传统文学着重于书面,研究对象是有文字的“文明民族”所创作的。而传统人类学则着重于文明程度较低的民族,他们只有口传的文学,研究中注重过程。如果将两者结合,既看重文本,又着力于文学的、文本的形成过程,用人类学的科学方法来研究文学中的历史真相,从而得到传统文化的脉络。
国内比较文学界著名学者曹顺庆曾经说过:有人说,当下是没有大师的时代,原因很复杂,但有一条是明显的分科太细, 门户之见太深。连文学和历史研究都有古代、现代、当代之分,小国寡民,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怎么能造成共生效应?大学者从来都是跨学科的。
正是初入高校任教的叶舒宪,走出了一条文学与人类学相结合的研究道路,20世纪90年代,文学人类学成为了人类学中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不仅如此,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四重证据的研究方法,即将传世文献、地下出土的文字材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以及民俗学、民族学所提供的相关参照材料,包括口传的神话传说,活态的民俗礼仪、祭祀象征等,还有考古发掘出的或者传世的远古实物及图像一齐作为研究对象。用国学的人类学视野,启发本土文化的自觉。
“玉石之路”是叶舒宪希望唤起国人文化自觉的一项复杂的工程。“相较于丝绸之路,玉石之路的研究才刚刚开了一个头。也许现在人们的意识还拗不过来,但不可否认的是,玉石是华夏文明特有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蕴涵以及可探讨和可持久开发的文化附加值是不可估量的。”叶舒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