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惠安是石材行业的老贵族,那么水头看起来更像个暴发户。工艺水平并不高,没有自己独立的资源,石头几乎靠进口的水头这些年来走出了个性,随着“闽南第一建材市场”的落成,水头真正无愧于自己的两个称号“石材之乡”、“中国水头”,这多少让惠安这家百年老店脸上无光。凭什么是水头走得那么快?惠安石材业该向水头学些什么?水头石材业有缺陷吗?石材新贵以后的路在哪里?
这些问题,两地的石材业界都在思考。
水头石材业这么几年来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水头是泉州市与厦门接壤的地方,地理条件优越,从国外进口的石头从厦门港上岸一直到水头的运费,竟比内陆省份的运费还要省。可以说,水头的石材业能有今天离不开厦门港的助推。但,环境是死的,唯有人是活的,水头石材业在创造环境,利用环境方面有着及独到的见解,早在七八年前,当地政府便在软硬件等设施上下了苦功,交通方面的建设更是大胆超前到路建成后,当地的老百姓在抱怨,建这么宽的路太浪费了吧!但这些年来,这些基础设施犹如大动脉一样把水头石材企业推上了快车道,从这点上来说,水头积极进取,敢于作为的风格,值得惠安石材企业学习。
水头的高速发展还离不开其遍布全国各地的销售队伍,南安晋江人都比较善于打开市场局面,两地在外以及建材行业的队伍联成了网络,给水头石材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支持;惠安石材企业在国内市场的苍白无力,很大程度上就是缺少营销队伍,建立销售队伍,管理销售队伍,已经是惠安石材企业必须学习的,惠安石材企业要占领国内广大的市场,而不是每天只把眼光盯在外贸出口的单据上,否则很容易错过发展的机会。水头的发展还在于水头人的品牌意识,尽管水头不像馒头,不像衣服,但水头石材业内的人几乎都认定石头业是有品牌的,他们投入广告的力度几乎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比如夜幕下,你一走近水头,大老远就可以看见大大小小的广告霓虹灯在闪烁;再比如,水头的石材企业媒体广告投入也都是大手笔的。这点上,惠安石材业显然就极少有;许多惠安人其实已经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操作中很顾忌,他们担心投入广告就意味着税收会被提高,在如今这个信息社会,还有这样担忧事实上已经是件怪事。行业的发展是需要品牌的,鼓励惠安企业树立品牌是惠安的当务之急。
那么除了向水头学习长处外,惠安的特色在哪里?众所周知,惠安在石雕及水平上代表了中国南派雕刻的最高水平。墓碑的工艺代表了中国石材加工的最高水平,连一向挑剔的日本人也不得不承认惠安墓碑的品质。惠安石材业走的是一项细水长流的路,雕刻品附加着艺术价值、文化气息、使惠安雕刻得以永久承传,兴衰似乎对他们没有太大关系,这点水头石材业是无法办到的。水头石材业不能为赚钱而赚钱,一项事业如果没有文化内涵,是难以长久的。除非水头将来不做石材,否则惠安师傅当所有的城市都已被石材包装完毕,石材的用量就该有回落,而作为墓碑生产基地,惠安石材企业所要面对的只是该开发哪里的市场,而不是市场已经饱和了,每年5%的死亡率给惠安石材业带来的市场仍是永远广阔的。水头如果不想让自己在多少年以后被湮没,那么思考石材新用途、新工艺是不可或缺的。
水头与惠安石材业其实可以形成联合,达到资源互补,事实上惠安企业的许多荒料都是从水头运来的,除了荒料上的交易,似乎应该有更深层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