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超硬材料专家委员会名誉会长王光祖教授致开幕词。
今天我们在花园式城市—珠海,召开全国超硬材料会议,大家欢聚一堂来庆祝我国人造金刚石诞生45周年,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自1963年12月6日第一颗人造金刚石,在北京第一机械工业部通用机械研究所高压实验室诞生,只是拉开了人造金刚石制造技术的一个序幕。1964年后由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和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共同开发出来铰链式六面顶压机及其后来的大型化,为中国超硬材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不仅成为年产人造金刚石40多亿克拉的生产大国,而且高品级金刚石生产技术水平己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但是,金刚石制品的发展则滞后,令人欣慰的是这一现象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因此,近年来,金刚石制品和硬质合金工具发展很快,特别是我国这几年矿业的发展,给矿用硬质合金工具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矿用硬质合金技术的不断创新,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特别是超硬材料与硬质合金对接,产生了高科技含量的新品种,例如:金刚石钻头、刀具、钎具、钻具、高风压潜孔钻、牙轮钻、球齿钻头等等。这为硬质合金产品的更新换代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金刚石扩大了应用范围,促进了我国超硬材料与硬质合金相结合的边缘学科的发展。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吕智院长做了题为“我国PCBN材料的技术现状”的报告,指出其技术现状是:持续发展,经久不衰,前景很好;国外产品系列化、精细化;国内产品品种单一,粗放;技术门坎高,难度大;价格差异大,3~5倍,汽车行业的需求几乎进口。
通过研究,国产PCBN产品组织均匀性得到改善,低速条件下,切割性能与国外接近。
存在问题是:品种单一、CBN低含量、细粒度0.5μm;产品片径过小;产品性能不稳定,表现为PCBN组织不均匀,各部位性能不一致;PCBN表面有渗出金属相。
上海琦实超硬材料有限公司方啸虎教授在“自然界中晶体包裹体与超硬材料中包裹体的研究及意义”的报告中,对自然界中晶体包裹体研究的概述;国外天然金刚石包裹体的研究;超硬材料中包裹体的研究及意义;超硬材料中包裹体的主要类型和形态;超硬材料中包裹体的危害;超硬材料中包裹体形成的原因分析;超硬材料中包裹体的排除方法的初步探讨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说明。
郑州磨料磨具磨削研究所王光祖教授在“推广应用将是纳米金刚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的报告中,指出:1971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物理研究所在中国首次用爆炸法合成出人造金刚石做微粉;1975年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与广东701研究所,用爆炸法合成出了立方氮化硼;1993年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创建了中国第一家规模化生产的爆炸合成金刚石厂,每公斤炸药金刚石产量约60克拉,年生产能力为100万克拉。
1993年,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利用负氧平衡炸药中的游离碳,在国内率先研制出纳米金刚石。2000年以来,在兰州、西安、山东、河南、深圳等地先后建立起纳米金刚石生产线,估计全国年生产能力已超亿克拉。
纳米金刚石的主要应用领域有:超精密抛光、用于润滑、用于复合镀、用于涂料、用作隐身材料、用于电子行业、用作生物医学材料等。
近年来,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长沙矿冶研究院等三、四十个之多单位加入到纳米金刚石的开发应用研究工作中来。表明,一支高素质的研发队伍基本形成。取得了不少技术成果,但这些成果中的大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如何尽快将阶段性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是需急待解决的实际问题。
为了纳米金刚石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少中间环节,加快科学技术成果转变为生产力和商品的进程;一种新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产品,并打开市场,形成商业化批量生产和大量销售,才算获得最终成功。今后,应把应用的研究与开发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解决纳米金刚石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问题。
中国钢协钢钎具协会秘书长董鑫业教授,在“钎钢钎具行业面临的问题及发展思路”一文中认为:
1.随着社会经济和施工设备的进步,钎钢钎具产品将会由产量向质量发展,由价格向价值转变,使用产品种类会越来越多,对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品种和质量是保证企业效益的基础。
2.低技术含量钎钢钎具产品井喷式的增长现象可能不会再现,明确企业下一步竞争的核心问题,将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兴衰。研究市场,细分市场,了解产品,掌握产品,分析用户需求应是企业做出发展决策的关键。
3.虽然钎钢钎具市场竞争加剧,但不意味着所有的企业都将受到影响,市场竞争只会给实力不足,停滞不前的企业敲响警钟,对于有实力的企业,要继续周围绕着品种、技术、质量和品牌等关键点做好工作,发展产品,开拓市场,使企业在市场上变大变强。
4.凿岩钎具生产企业向凿岩钻具和岩土工程钻具等领域发展,将会拓展企业的发展空间。
中南大学材料学院张小福,就新型陶瓷金刚石砂轮研发工作及其进展的有关问题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郑州宽赛普超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埋张战,就“滑动式双活塞压机”项目研制的重要技术意义与价值做了说明,这个技术一旦成功,对超高压设备的进一步大型化将提供新的技术支撑。
会议报告内容丰富、精彩。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代表有一百三十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