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世界石材晴雨表
“世界石材看中国,中国石材看福建,福建石材看厦门”。福建省是我国三大石材产地之一,而厦门更是中国石材进出口最重要的港口、福建地区的经济贸易中心。厦门已经有这么大的石材展,上海石材展却选择厦门作为新闻发布会的第一站争取客户。
据上海石材展主办方之一,中国石材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邓惠青介绍,本届上海石材展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展会,几乎包括了行业内所有知名的品牌。
其中,国内的溪石、环球、东成、康利都将在展会中亮相。同时,国外展团规模也不断扩大,除了土耳其、意大利、埃及、巴西、西班牙等传统石材大国继续以国家展团形式参展外,许多新兴石材工业国家,如伊朗、巴基斯坦、阿曼、澳大利亚等也开始在展会上集中。展会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石材工业的晴雨表”。
与厦门展时隔一月
记者了解到,即将到来的第八届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将于2008年3月6日至9日在中国厦门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本届石材展展览面积将达75000平方米,展位数3900个。而第十五届中国(上海)国际石材产品及石材技术装备展览会将于2008年4月8日至11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行。展出规模达到68000平方米,汇集国内外石材企业近千家。上海展论规模论参展企业数都不及厦门展,福建企业会舍近求远去上海参展吗?
据同是上海石材展主办方之一的中国贸促会建材行业分会王晴介绍,上海石材展已经举行到十五届,上几届石材展福建企业都是第一大军团,企业的面积比例占到整个展会的60%~70%,可见上海石材展已经在福建尝到“甜头”。
偏重家居消费市场
“我们给参展商带来的利润足够吸引福建企业前来。”中国石材工业协会邓惠青副秘书长说。据他介绍,上海展有14年的经验,而且国际化程度更高,有五六十个国家专业团组前来采购。
另外,厦门石材展的定位是促进石材产业的进出口,扩大内贸合作,提升国际影响,带动石材加工机械等石材相关产业的发展,上海石材展侧重面向地方消费市场,并有意引导石材行业关注国内市场和进入家装领域。
国内市场的差异定位,也许是上海石材展敢于到厦门招展的最大原因。邓惠青介绍,目前我国石材企业的产品主要定位于市政工程与出口,而市场庞大的家居工程和家居消费这一块还有待开发。上海石材展就是要争夺这一块市场。
【新闻分析】
别忽视国内市场这块“肥肉”
展会的生命在于给参展商带来利润。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目前石材行业的利润受到严重挤压,以至于1立方米的枫叶红出口到土耳其的利润不到5万元钱,石材行业陷入发展困境,亟待突破。提高石材产品的附加值,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一致呼声。
另外,由于同质化和恶性竞争加剧,石材价格日益压低。邓惠青介绍,福建晋江产的“泉州白”1990年在北京售价是600元左右,现在锐减到60元。不仅如此,现在出口到国外的石材价格利润也越来越低,而且在国外贸易摩擦不断。截至2007年底,中国石材将在5个方面再次达到了世界第一:生产量第一,达到2800万吨;出口数量第一,达到1850万吨;出口金额第一,达到36亿美元;国内消费第一,达到2.6亿平方米;进口数量第一,达到750万吨,12亿美元。
但是,成绩背后的问题已经不容回避。
首先,石材工业的快速发展,依赖于我国石材资源长期以来的低税负、石材资源的低价格。其次,我国石材工业每单位重量创造的价值依然很低,2006年,我国石材出口单价为17.64美元/吨。此外,2006年9月份,国家取消了部分石材产品的出口退税,今年这部分深加工石材制品会不会再次被列入禁止之列,仍存在很大的变数。长远来看,中国石材工业可持续发展压力不小。
近日,从国土资源管理研究部门传来消息,国家近期将开征矿产资源税,初步预定税负在3%左右。具体的开征方式也已初步确定,由以前的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即以矿产价值乘以税负。此次石材矿山税负的增加,直接将导致国产石材荒料的价格水涨船高。中国石材出口的“价格”利器将锋利不再。
业内人士指出,国际市场上,中国产品主要的竞争对手是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失去了价格竞争力,低质低价的出口策略可能就此终结。出口一旦受阻,必然会有一些中小型石材企业转向国内市场,引发国内石材市场竞争加剧。专家预计,未来的一年内会有一批中小型石材企业面临负利润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国内包括福建在内的许多石材企业会越来越关注国内市场,这也给厦门石材展带来一个信息:千万别忽视国内市场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