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中国石材行业研究”关注我们吧
安静下来,归于自然。
你才会得到意想不到的灵感。
给你10年时间,再给你1.5亿,你会建什么样的房子?答案可能是五星级酒店、高端写字楼、地标性的摩天大厦……
而这个面善的老人,却回答:我用石材盖了个澡堂子,呵呵。
不同于你家小区附近的大众浴池,
他建的澡堂子一半在山里,
一半是露天的。
里里外外灰色墙上的每一块石头,
都是用8000多年前的
大石头打磨出来的。
泡澡时一抬头,
阿尔卑斯的雪山向你招手。
建筑师老爷子PeterZumthor是个神人、倔老头,也是个建筑圈里比较穷的。像设计高端酒店、商业大厦这种超赚钱的活儿,老爷子可不爱接。
曾有人来找他设计私人度假中心,给出的是天价设计费。老爷子觉得自己千辛万苦要设计好几年的作品,只是为了几个人的奢侈享受,眼一撇就拒绝了人家。
1986年,当一群村民们拿着在村里造澡堂子的方案跑来找Peter时,大家是很忐忑的,不确定这位脾气很怪的建筑师会不会接。
他们的村子在山谷中像个僻静的桃花源,有开发商跑来,建了有五幢大楼的酒店。后来,开发商因为缺钱跑路了。
村庄的样子
村民们组成了村委会,买下了酒店。他们背负着巨债,想利用这里天然资源——矿物质水,建一座澡堂子。好带动整个村子富裕起来。
Peter得知小镇状况,毫不犹豫地接了下来。
五座酒店大楼中间是个斜度很大的山坡,要在这上面建澡堂子,普通样子肯定不行。老爷子皱着眉把设计图改来改去,村民们的心跟着捉急。
Peter决定在山坡中间掏了个洞,让澡堂子一半藏在山里,一半露在山外。
一半露在山外。
这样奇葩的设计也是没谁了。
设计图确定下来后,就是材质问题。
他到村子里考察时,看到家家户户的屋顶、墙壁都是由一片片石片垒成。
询问村民后,才知道,屋顶的石片是山上搬运下来的,年龄比村子里所有人加起来还 要老……
听到这,Peter心里一亮,再看一眼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石片,心中暗暗决定:就用这上了年纪的老古董建澡堂子!
他先找了一批工人,花了4年的时间,就干了一件事……搬砖……
由于山谷中气温变化很大,石砖又要经常换水。
怕砖经不住热胀冷缩,Peter把砖分成15个小组,像搭积木一样搭好。
4000多平米的空间,6万块石材。每块石材需要搬运、打磨、拼搭……多达11道的复杂工序。就这样,十年过去了。
简约的灰色墙面辉映着远处的雪山,倾斜的澡堂静静地“躺”在山坡上。
如果不是露在外面的那部分,
人们甚至不会察觉草坪下还有座澡堂子。
整个建筑和周围风景融为一体。
石砖是峡谷搬下来的,
露台上的躺椅也都是当地木制的。
一个回头,
露天的大澡池子仙气腾腾。
在房间之间、台阶和水池之间、甚至天花板之间,留下很多缝隙,为了让水汽跑出去,让澡堂子能够呼吸。
白天,光会透过缝隙,在石砖上留下一束光。
倾泻的光柱让灰暗的环境一下子透出了气,道道光影在水中反射,让整个建筑活了起来。
灰色不规则的纹理砖面,
像古罗马时期的秘密宫殿,
好像下一个转弯,
就能被堆成山的珠宝晃瞎眼。
一道道蓝色的门后,
是单独的浴室隔间。
根据北欧人的习惯,老爷子还专门设计了冷水池。池子中蓝色的灯光,让人看一眼浑身凉爽。
透过清澈的矿物质水,石砖不规则的纹理,一览无余。
有的墙壁藏着丝丝红色,
提示人们池子里的水是温的。
暖灯光从水下射出,
人们泡在里面,浑身泡得酥麻。
正式开业后,人们得知,在阿尔卑斯山下的古老村落,有座浑然天成的澡堂子,纷纷跑来感受。
澡堂带动酒店一下子火了,有的是一家三口一起来,大人在里面悠然自得,小孩子眼睛滴溜溜看个不停。
有的老人独自到此,
把身体交给温水,
沉思、冥想。
在室外,
人们变成了池塘里的鱼,
自由游曳、穿梭着。
或拿本书躺在木椅上,
听峡谷的风声,
看云朵飘动。
或者轻拍石砖,
聆听从千万年前传来的回声。
再或者什么都不做,
找一个安静角落,
闭眼感受自然召唤。
10年建一座澡堂子,时间虽然漫长,但除了带动了小镇的经济外,这座澡堂子还在2009年一举拿下普利兹克奖。
图片来自Google
热点推荐↓↓↓↓
【设计案例】艺术与设计的完美结合
这样的大理石装饰设计真心没话说
石材没有好坏,好坏在于设计。
文章底部新增评论功能,欢迎踊跃发言!
投稿.推广.合作. 请+微信stonesoso
点击“”,进入中国石材微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