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晚,有着“石雕神童”美誉的国家级艺术荣誉大师麻双鸣在义乌结束了他的石雕巡回展。他所在的三亚麻双鸣石雕艺术馆将石雕拍卖所得款项中的大部分捐给了当地的贫困学子。以小商品闻名的义乌和以旅游著称的三亚这两座友好城市,因为麻双鸣的义举,联系得更加紧密。
“石雕神童”是怎样的一个人?不少斥巨资购买麻双鸣石雕的义乌企业家和试图了解他的市民都想知道答案。
砍柴娃偶遇启蒙老师
1977年初冬,麻双鸣出生在青田的一个小山村。对于这个家庭的第三个孩子,麻双鸣的父母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他聪明伶俐,领悟能力很强;担忧的是他的聪明不放在学习上,经常逃课。
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年少的麻双鸣却一心想着赚钱养家。上小学一年级时,他就利用暑假,走很远的山路去批发冰棍,再背到村里叫卖。暑假结束,他赚了不少钱,并用这些钱给家里买了油盐酱醋和几斤猪肉。小学二年级的暑假,麻双鸣又上山砍柴挑到镇上卖。
盛产青田石的青田县有“国石之乡”的美誉,麻双鸣的叔叔是当地一位知名的雕刻艺术家。麻双鸣几次找叔叔表示想学习雕刻,但都因年纪太小被拒绝。
8岁时,麻双鸣有一次到一户人家卖柴,男主人半开玩笑地对他说:“孩子,你担柴卖太辛苦,不如跟我学雕刻吧。”这句听似玩笑的话让麻双鸣当了真,他当即决定辍学去学习雕刻。经过与父母半年的“抗争”,麻双鸣走进启蒙老师朱松堂的家。
精湛技艺享誉海内外
初学雕刻的人第一关要练刀功,这是一件吃力枯燥且不容易学好的活。麻双鸣对待雕刻的态度一点不像他对待学习,每天至少要坚持训练13个小时以上。
出师后,麻双鸣又先后师从当地三位有名的雕刻艺术家,不仅人像雕刻水平更高,动物、花鸟和山水等雕刻技艺也大大提高。麻双鸣13岁时,有位外商到青田收购石雕,结果他有37件作品被选中,比当地一些名家入选的还多。一时间,“石雕神童”麻双鸣的名号在当地传开。14岁时,麻双鸣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并开始收徒弟。至今,他所收的13名徒弟在雕刻领域都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年仅30岁的麻双鸣凭借精湛的石雕技艺,先后被授予“世界华人杰出工艺美术大师”、“世界华人文化使者”、“中国国家级艺术荣誉大师”等称号,享誉海内外。他的石雕作品被香港商界名人李嘉诚、李兆基、霍英东,影视界明星成龙、周润发、任达华及刘德华等上百位 各界名流购买收藏,不少国际友人也慕名而来。如今,麻双鸣在深圳、芜湖和三亚拥有三座石雕文化艺术馆。他将三亚作为自己的创作基地,在那里培养雕刻新秀。
石雕大师热心助人
“只要有能力,就一定要去帮助别人。”爷爷说过的这句话,麻双鸣一直铭记在心。
2003年,麻双鸣在香港成立石雕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他先后举办了“大事利之夜”青田石雕香港展慈善晚会、芜湖第五届国际旅游博览会艺术大师精品展等活动。这些年,麻双鸣经常借助雕刻艺术的平台,从事各类慈善活动。2000年,他曾先后鼓动香港演艺界人士捐款约120万元,用于资助青田县章旦希望小学;随后,他又在香港拍卖石雕精品,先后为东华三院、仁济医院、博爱医院、世界眼科组织等慈善机构及海南、芜湖、青田的小学捐助善款700多万元港币。
除了捐助善款,麻双鸣4年前还收养了一名失去双亲的小女孩。“我给小女孩取名麻贝愉,她现在5岁了。”麻双鸣说,“我希望贝愉能像我资助的另外4名孤儿一样,知道这个社会是爱着他们的,他们并没有被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