栩栩如生的石刻作品。
恩平茶坑石遇水会发生明显变化,颜色甚是好看。
学徒正在雕刻作品。
江门非遗之茶坑石雕技艺
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起源于清朝嘉庆年初,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是基于独特的恩平茶坑石石材与中国文房四宝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传统手工技艺,是恩平市独特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2013年,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入选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历史渊源
形色俱佳 曾为贡品
据史记记载,恩平茶坑石在历史上又称恩平石、茶坑砚石、恩州奇石,形成于寒武系地层,属凝灰质板岩,资源丰富。它材质独特,色彩斑斓,俏形俏色,纹理极其丰富。清朝著名学者阮元喜其“形色俱佳”而随石之形雕成砚山,并被书画名家谢里甫太史喜爱而随石点缀,遂石以画传,一时被充贡品。
清末和民国期间,茶坑石雕刻技艺虽然一直在民间流传,但不断式微,至“文革”期间掀起了群众性学艺高潮,改革开放后以家族传承的形式得以延续。
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科学、历史和文化价值,特别是对树立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好的科学借鉴意义。
工艺传承
五代传承人潜心钻研
茶坑石雕刻第二代传人郑缵浓从师父梁文(1910-1984)那里学习技艺后,通过对工艺的研发,不断创新。
郑缵浓于1986年承包茶坑石矿场,耗费数十万元和十年之久,进行了勘测、鉴定、调研等基础性工作,直至1998年注册恩平市恩州奇石实业有限公司,纵深研发茶坑石雕刻技艺,并对茶坑石以“恩州奇石”称之(恩平自公元220年建制以来多次称为“恩州”)。
郑缵浓的研发之路十分艰辛。在成立恩州奇石公司之初,提出了奉行至今的“三令”。一令:严禁以炸药、大型机械开采茶坑石;二令:(技艺)必须坚持和倡导传统文化;三令:必须坚持纵深开发,以市场养活传统技艺的传承。由于市场尚未开发,矿山的维护、开采费用成为传承沉重的负担,他不仅投入了全部身家,还负债经营。
为了维持技艺的传承,郑缵浓传授妻子吴辉英(茶坑石雕刻技艺第三代传人)雕刻技艺,还动员三个女儿放弃稳定的工作,跟他学艺,吴辉英动员外甥林志明放弃广州的舒适生活,来到恩平,投身到雕刻技艺的传承中。茶坑石雕刻技艺第三、四、五代传承人潜心钻研,努力开拓,在坚守茶坑石传统雕刻文化的基础上,融入时代的审美需求,形成了茶坑石别具一格的雕刻艺术,并借助现代的媒体平台,积极推广,使茶坑石工艺品和日用品声名鹊起。
茶坑石雕刻突出了“重皮顺纹俏色”的工艺特色,风格鲜明而独特,融古汇今,自成一家,至今已在工艺美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其工艺品也被作为政府礼物赠送外宾,被海外华人华侨誉为“故乡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展、广东民间工艺精品展等评比和展览中屡获金、银奖。
传承人简介:
林志明,长期在恩平侨联玉石首饰加工厂工作,从学徒到工艺设计人员,对茶坑石雕刻手工技艺有较为综合的把握,善于使用肩铲完成整件作品的雕刻工艺流程,善于通过巧色雕刻融自然美和工艺美于一体,作品题材丰富,善于表现历史文化,在创作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是茶坑石雕刻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屡获奖项,如《荷韵》获第四届广东省民间工艺精品展优秀奖,《君子》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等。
传承人说
创新让传统技艺
融入现代社会
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茶坑石雕刻技艺传承人林志明,学习茶坑石雕刻技艺及产品设计已经有二十多年,只要谈到有关茶坑石,他似乎就有着说不完的话。在恩平奇石展馆,林志明一边指着不同的奇石作品,一边详细讲解,对于传统技艺如何在现代社会传承,他有着自己的想法。
跨界创作,实现创新
对于恩平茶坑石雕刻技艺,林志明说,必须走有特色创新路,一方面能让传统技艺传承下去,一方面又能让市场接受,产生经济价值。
林志明说,茶坑石资源有限,在开发利用时,必须尽可能最大化,不能浪费,坚持传统雕刻也在探索创新,如茶坑石产品可以从家居等角度进行创作,跨界创作,创作出既有艺术价值,又让市场接受的产品。
“经过多年的研发,现在成功推出炻瓷产品,即将在文博会展出。”林志明说,这是公司和汕头市一家炻瓷公司合作,经数年研发出的新品,是茶坑石与传统炻瓷科学的相结合,经过炻瓷工艺流程,加入70%茶坑石矿物泥而烧制成型的瓷器,经检测,均保存矿物质原有有益成分。“通过文博会平台,让更多市民了解到非遗产品的创新,也有利于非遗技艺产品的产业化,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传承靠潜移默化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很多传统技艺都面临着传承困难,学习制作的人越来越少,那么,茶坑石雕刻技艺如何大力传承?
林志明带南都记者到雕刻工厂参观,雕刻师傅有男有女,年轻的二十岁左右,对于各种雕刻工具操作都很熟练。“我们经常去一些中小学做关于茶坑石雕刻技艺的讲座,让有兴趣的学生提前感受这种艺术的魅力,然后招聘学徒。”林志明说,学习茶坑石雕刻技艺需要长时间潜心学习,学徒必须对这一行有兴趣,能定下心来。一位正在雕刻的小学徒说,已经学了4年时间,一开始只是想尝试一下,后来慢慢就喜欢上了雕刻,现在已经能独立完成一些作品。
工艺特征
石品独特,工艺表现丰富
茶坑石除了颜色、纹理丰富外,随着岩层分布的不同其石品也不同,这也是独特之处。它分为水草纹层、绿脉带和彩纹层,每层的石品都各有特色,颜色不一样、纹理不一样、金属元素不一样、摩氏硬度也略有不同。
更为独特的是茶坑石自成形状,如阮元所说茶坑石“积万小戴土成大岩、块块碎沥不相连属、采之者如拆壁掘地而得砖、或重数十斤,或重数十两”,丰富的石品给茶坑石的工艺表现带来了无限的空间,或松林小景、或农家田园、或大漠风沙、或春花秋色、或湖光山水样样皆宜,要表现写意人生、旅途偶得、心头兆结、福禄前程,必有一件适宜。
工具独特,风格自成一家
独树一帜的肩铲,催生出别具一格的雕刻技法,产生自成一家的工艺风格。肩铲借助全身的力量,依托肩部的厚实,力度能够保持前后一致,刻面或线条自然流畅光滑。右手扶管,拇指与食指稳定方向、调节深浅,并借助站姿的转向和虎口的灵活,下刀稳而准,一推而过,力求一次成型,这样雕出来的线条观感与手工刻刀的观感自然不一样。
由于茶坑石雕刻的大样基本是由肩铲完成,整个工艺品的风格虽然经过精修,但流畅、平滑、光洁的风格清晰在目。
重皮顺纹俏色,因材施艺
“顺纹而为”是茶坑石设计和雕刻的主要工艺特征。茶坑石的纹理是石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粗略统计,纹理超过50种,主要有:虎斑纹、龟背纹、水果纹、水草纹、金线、绿带、黄火捺、绿火捺、田螺纹、彩云纹、荷叶纹、年轮纹、苍枝纹、碳化纹、积木纹、沙漠纹、笋节纹、涟漪纹、眼纹,汉字纹、字母纹等等,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两块纹理。
资料整理、采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