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石雕造像随着时间的演变与发展,从碑像的高浮雕、背屏式半圆雕到单体圆雕,北朝后期的北齐佛雕艺术,是继北魏之后,北朝佛教造像的另一高峰,亦是北魏至隋唐间重要的过渡时期。北齐石雕立佛盛行,背屏式造像减少,单体圆雕发展成熟,成为青州造像的主流,意味着佛像独立供养的新局面。
北齐时代青州造像特征
山东地区因其地处沿海,具有与东南沿海相通之地理优势,加上海陆交通的发展,在佛教传播过程中,促进造像样式的形成与发展,如青州佛像平素贴体的袈裟,衣纹样式受到印度笈多造像影响最为显著,佛像螺发右旋和低平肉髻相的特征,亦受到南印度阿玛拉瓦蒂(Amarāvatī)造像元素的影响。北齐时代青州造像特征,以馆藏石造佛立像为例(图一),此尊佛立像为典型的山东青州风格。
图一:石造佛立像(半侧图)
北齐(550-577)石灰岩
H134.5×W38cm
-
佛头肉髻低平,把北魏过去的高耸肉髻,改成贴切自然的扁平状螺发。
-
北齐造像佛衣由北魏时代的“褒衣博带”式,改变成袒右肩或低开领的通肩袈裟,此尊像背面袈裟表面以彩绘方式,绘出袈裟的框格装饰,表现福田相。袈裟质地轻薄而贴身,遒劲流畅的阴刻衣纹,顺着身体结构起伏,双腿轮廓隐约可见,这种“薄衣贴体”的造像风格,展现了印度笈多艺术在中国的流传影响,是北齐造像的一大特色。
-
北齐造像一改北魏以来的秀骨清像、褒衣博带样式,青州佛像服饰,具有明显的“曹衣出水”特征,又称“曹家样”,是由来自中亚曹国的北齐画家曹仲达所创之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身披薄纱,宛如出水之感,后人因之命名。衣薄贴体如出水中,既表现了衣着质地,亦表现了躯体的流线变化。
-
健美秀丽的青州造像风格,佛像宽肩细腰,胸腹微突,躯体丰腴饱满,身形修长,姿势直挺,体态优美,这些特点亦是受笈多造像艺术之影响。造像脸形浑圆、面颊丰润、五官细腻,眼光下敛、俯视沉思,柔美内省的神情,取代过去东魏山东造像的童稚之气及古拙式微笑的表情,静谧庄严的法相、专注于内心的表达,更接近于法身的本质,沉思与内省的精神境界,庄严宁静,沉潜端严,具有安定人心的力量。
线造型到体结构的转换
中国的佛教造像,前期从高浮雕线条的造型表现,如北魏佛像形神飘逸的秀骨清像风貌、褒衣博带式袈裟,重叠衣裙的线条飞动与张扬造型,至北朝后期单体尊像雕造,转变成曹衣出水式的表现,衣裳紧贴身躯,产生了薄衣贴体的轻便之感,展露出简洁、优美、生动的曲线。在薄衣之下显现躯体健美之感,充满雍容睿智的神情与崇高不凡的气宇,北齐佛雕之美,即以此巨大的艺术魅力而流誉千古。
青州北齐单体佛像,亦采取了印度笈多艺术鹿野苑式表现手法,如馆藏石造佛立像(图二),袈裟服薄贴体,衣纹疏简,浅薄流畅的阴刻衣纹,顺着身躯结构起伏,整体平滑光洁,润泽的面体,疏洁的淳润风格,使造像在疏简平淡中流露出挺拔风韵。此尊像从整体表现来看,立体的圆柱体雕刻结构,衣袖直线下垂,衣裾下摆贴近身侧,身躯直挺浑圆如柱,面体量感增加,造像转变成注重量体感的造型表现,这一转变意义重大,仿佛为隋唐雕刻艺术开创了原型意象。
图二:石造佛立像(半侧图)
北齐(550-577)石灰岩
H196×W45.5cm
彩绘与石雕的完美结合
北齐青州地区造像的另一特色是,许多造像还保留彩绘和描金,将绘画技艺施于石雕造像的佛像身上,使绘画与雕塑两大艺术紧密契合,形成一种独特的佛教艺术表现。
北齐时代卢舍那法界人中像,佛衣通常自上而下分别绘有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六道轮回的内容,透过艺术的象征手法,图像结构复杂,组合生动严谨、千变万化。卢舍那佛为华严教主,显示《华严经》在北齐的流行与注重,如《金石萃编.卷三十三》北齐“道朏造像记”记载:“大齐天保十(559)七月十五日,比丘道朏敬造卢舍那法界人中像一区,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成等正觉。”
图三:石造佛立像(半侧图)
北齐(550-577)石灰岩
H53.4×W13cm
“法界人中像”就是在佛身像上呈现法界的图像,如馆藏北齐石造佛立像(图三),右手施无畏印、左手执衣角,佛衣上画有佛陀、菩萨、飞天、人、恶道等法界之图像,墨线清晰可见,再加上点金、彩绘,形成生动丰富的图景。背面绘有佛传故事(图四),上层摩耶夫人右手攀无忧树,悉达多太子从右胁诞生,诸天世间悉皆欢喜,放大光明;下层太子诞生时,大地献瑞,龙王吐水,灌沐佛身。
图四:石造佛立像
(背面局部图)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一.世间净眼品第一之一》云:“无尽平等妙法界,悉皆充满如来身,无取无起永寂灭,为一切归故出世。……如来清净妙色身,悉能显现遍十方,此身非有无所依,如是见佛真实观。”法界人中像阐明佛的法身圆摄一切的境界,法界诸相无一不现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