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头是个人口集中、要素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的城市,正在加快打造国际石材之都,推进新型城镇建设,均衡发展民生社会事业,着力建设绿色低碳家园。”水头镇党委书记王端峰说,今年以来,水头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加快转型升级、深化创新开放、加快扩容提质、统筹互动发展、加强生态建设、增进人民福祉、加强文化传承,扎实推进水头“小城市”试点建设进程。
记者詹伟志陈小阳通讯员许锦锋文/图
加快转型升级推进“工业强镇”战略
今年1月5日,全球石材行业首个石材机械及辅料聚集基地——中国(水头)石材机械暨辅料交易中心正式揭开面纱,这标志着,水头石材产业从荒料交易、石材加工、石材贸易,延伸到石材机械交易,一条完整的石材产业链日益成型。
按照集群发展、规模扩张、量质并举的要求,水头镇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抓手,稳步推进“工业强镇”战略,引导石材、机械、化工、食品、轻纺、鞋革等传统产业嫁接转型,积极开拓新市场、新领域,初步形成以石材业为支撑的现代化多元产业体系,经济呈现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今年上半年,水头镇完成规模企业144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1.51亿元。
水头镇党委、政府靠前服务企业,实施创新驱动,引导企业注重文化建设,植入文化元素,发展创意石材,提升制造能力。2014年,申报科技创新项目11个,各类专利40件,签订技术合作项目6个,2家企业获市科技进步奖。企业创新转型意识增强,进一步加强研发设计、创新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创新意识,实现产品、市场及客户的多元化;总部、商贸、旅游等现代商贸服务业健康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农业生产朝着高效、科技、特色方向稳健发展。
抓载体拓市场提升发展驱动力
位于海联创业园区的中小企业营运中心,看不到工厂林立、机器轰鸣的场景,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总部大楼。该营运中心总投资额约21亿元,规划用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目前已吸引22家企业入驻。未来,该营运中心将完善商业、信息、金融、物流、法律、会计等服务链,促进更多发展要素在此集聚,利用总部经济知识含量高、产业关联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等特点,形成总部集群效应,促进产业提升。
按照南翼新城“一心两轴多组团”的产业空间布局,水头镇合理布局产业商贸、专业市场、主题展示、物流配送等主体功能区划,扎实推进永泉山生态科技园区等项目建设,中小企业营运中心首期20个项目全部封顶,竣工10个,累计完成地上主体建筑面积66万平方米。中工艺石材物流园、中轻石材物流园加快建设;闽南建材第一市场改造提升工程、下店石材精品展示中心前期工作有序推进。
今年水头镇南安市级重点项目13个,年度计划投资26.3亿元,上半年开工建设9个,完成投资8.37亿元;工业项目15个,年度计划投资13.55亿元,上半年开工建设12个,完成投资5.97亿元;这些项目的投资建设,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增长的强有力引擎。
促进产城融合崛起生态新城区
产业的发展,需要城镇的功能配套。实现工业集群和城镇集群的空间融合,这是水头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位于水头南部的滨海新城,用地面积约7.23平方公里,计划在3—5年时间内建成一个产城融合生态城区。
夕阳西下,成群结队的人漫步在水头五里桥文化公园,岸清水绿。总投资约2.5亿元的五里桥文化公园建设项目,占地面积约70公顷,公园绿化乔木99种,灌木、地被77种,水生植物14种,重现了五里桥近千年历史的勃勃生机。
在水头镇,像五里桥文化公园这样的配套项目随处可见。市民中心、滨海医院、奎峰北路、沿海景观大道、泉州南翼污水处理厂……一个个高起点、高标准的配套工程,正在加速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水头镇原来的面貌。
从2010年开始,水头镇已连续三次(2010年度、2011—2012年度、2013—2014年度)获得全省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考核一等奖。2014年,水头还成功入围全国科学发展百强镇、福建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今年上半年,水头镇认真对接沿海三镇产城联动“小城市”试点发展规划,进一步完善提升城镇总体规划、各类专项规划和“三旧改造”规划,布局实施67个小城镇改革发展建设项目,年度计划投资42.13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4.7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58.65%。
环境有改善,居住、公共服务条件有了很大的提高,成为近几年生活在水头的老百姓(603883,股吧)最直观最深刻的感受。
抓综治惠民生提升社会亲和力
日前,在水头镇后房村警务室监控视频突然出现两名男子,一人扛着一袋东西飞快地往巷口跑去。“这两人很可能是小偷。”当班协管员潘福春看到后立马报警。40分钟后,一名男子被成功抓获,并找回赃物。如此迅速地破案,多亏了镇村两级监控系统。目前,水头镇大部分村居均已安装了监控系统,无处不在的“天眼”让小偷无处遁形。
除了安装村级监控视频,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外,水头镇还加大教育资源整合力度,加快水头中学新校区、水头中心小学扩
规、永泉小学建设,完善教育设施;筹建水头镇教育基金,健全激励机制,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育与城镇均衡发展。
同时,水头镇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产业,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续缴率,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药物制度,实行城乡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方式,村级卫生所(室)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覆盖面达100%。2014年,水头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6468人,被征地参保人数26305人;发放养老金1991万多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4383人,参保率超99%,民生保障得到全面加强。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
水头镇曾岭村海拔380米,盘山公路坡度有的达到10度。10多年前修建的盘山公路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村民的进出难,但由于道路狭窄,大型货车上不来,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卖不出去,村民收入增长依然受到制约,交通不便,让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发展。
2013年年底,曾岭村开始筹备修路事宜,一年下来,共筹集修路资金600多万元。这次修路历时两个月左右,除了将4.5公里的进村公路由4.5米拓宽到8米,还对曾岭村曾山自然村和岭头自然村的5
公里多村道进行硬化。现在,曾岭村正在修一条3公里长、4米宽的水泥路,通往枫林自然村,方便村民出入。
“大型货车可以方便地进出,村里300亩的油茶基地再也不用担心油茶卖不出去了。”曾岭村支书李拥政告诉记者,下一步,村里打算整合一二百亩土地,建成大棚吸引投资,增加农民收入。此外,村里原本零星种植的菊花和油菜花,也将被整合起来,大面积种植,供游人观赏,菊花还可以做菊花茶,油菜籽可榨菜籽油,做成土特产。“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现在,打造生态观光旅游农业将不再只是梦。”李拥政说。
曾岭村的美丽蜕变,是水头镇实施“美丽乡村”五年行动计划的一个缩影。水头镇将村作为重点培育对象,以点带面,结合实际,全面开展卫生整治工作,逐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一定成效。目前,水头正扎实推进农村石结构危房改造,完善区域公共服务、绿地、市政配套、商业网点等设施。推进下店生活安置区、林柄片区改造,启动西锦村片区、江崎配套区等三旧改造项目。
同时,水头还继续组织实施村级为民办实事“六个一”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规划建设一批拆迁安置型、生态旅游型、造福工程型农村新型社区,引导农民集中居住,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计生简讯 今年以来,南安市水头镇通过“三建立”进一步完善人口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管理长效机制。建立长效学习培训制度,使计生干部依法行政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依法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约束和规范计生干部的行政行为;建立科学的人口计生依法行政考核、监督、奖惩制度,达到监督、激励、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今年以来,南安市水头镇全面运用法律形式,加大对违法生育对象缴交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力度。在南安市计生局授权下,该镇委托福建求信律师事务所发放律师函及《社会抚费征收管理办法》节选宣传材料,催缴社会抚养费。2015年1月以来,该镇共发放律师函1900多份,征收社会抚养费250多万元。
今年以来,南安市水头镇大力加强依法行政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了执法责任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等工作制度,统一推行使用执法文书,严格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七不准”工作制度。做到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发放的暂行规定》等文件,有效规范了依法行政工作程序。
日前,南安市水头镇计生办组织全镇计生全员人口微机管理员分三期开展集中培训工作。本次培训针对福建省全员人口服务与管理信息系统村级计生管理员的操作权限数据录入、常住信息修改、查询、系统升级等基本操作进行了一次比较系统的培训。
日前,在中国计生协会成立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水头镇计生办开展“关怀计生特殊家庭”慰问活动。计生协会特别走访了贫困母亲家庭陈秀卿,为她送去了米油以及慰问金。